【案例分析】诋毁的又来了,请看“ 南都:一瓶药多次用重复收费 深圳二院被指骗取医保”
这个帖子发布于 11 年零 295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。
本着节约的原则,一瓶有剩余的情况下,剩余部分会给下一个病人使用,从而避免浪费。
一支剂,开封后用在了3个病人身上,医院3次重复收费———近日,有自称深圳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医务人员报料称,该科室存在恶意骗保行为,且品的违规使用可能导致病人血液感染。南都记者昨日获悉,涉事的麻醉科主任黄绍农已被暂停职务,深圳社保局正在对此事开展调查,涉嫌骗保的药物数量和金额仍在统计中。
自称是医院内部员工的举报人阿健称,他将举报信寄到深圳市社保局后,社保局于11月11日派人前往深圳二医院开展调查,并调取了麻醉科从去年11月到今年11月整整一年的品出入库资料。阿健称,调查组仅仅查了几个月的数据,已经发现严重的出入库药品数量不符,涉案金额可能接近百万元。
阿健称,麻醉科存在一瓶药多名病人使用的情况。如第一个病人没用完的静脉物,直接就拿给第二个病人使用,若第二个病人还未使用完,甚至给第三、第四个病人使用。这种药物一般是抽吸在50m l的针管内,通过静脉连接管连接输液通道,再通过输液泵以一定的速度泵入病人体内。阿健称,这样的操作模式存在两个问题:第一,药物的使用方式有细菌侵入风险,可能对病患健康造成损害;第二,就算是几个患者只用一瓶,费用依然按每人一瓶照收不误,有骗取医保嫌疑。
昨日,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此事,院长蔡志明坦白表示,麻醉科剩余药品使用的情况确实属实,一瓶药如果在一个病人身上用不完,剩余药品确实可能会用在第二个病人身上。但这并非恶意欺诈。医院向麻醉科相关当事人了解事情经过,剩余药品使用的初衷在于节约,一瓶的剂量通常在20-250毫升,但很多病人的用量根本不会达到如此之多,因此本着节约的原则,一瓶有剩余的情况下,剩余部分会给下一个病人使用,从而避免浪费。
但一些药水在计价时按一支来算,就算是用不完也不可能按照半支、四分之一、十分之一来收钱。医院负责人同时坦言,由于丙泊酚、瑞芬太尼等药物只用开普通处方就能拿出,因此,在药物采购支出和收益统计方面存在难度,这也造成了重复收费确实存在,医院却难以发现。
但他否定了麻醉科借此牟利的质疑,“麻醉科的奖金与收入没有一点关系,就算的收入再高,医生也无法从中获得提成”。
目前涉事的麻醉科主任黄绍农已暂时停职接受专门调查,调查的最终结果将于近期向社会公布。
一药多用会不会导致细菌感染?蔡志明表示,医院平均每天会进行20台手术,因为对麻醉剂的使用量比较大,即使第一台手术使用不完,也会放入安全无菌的环境中保存,共用一瓶而导致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
除了一药多用之外,阿健亦爆出医院在收取使用费用时存在不明晰的问题,如将40元的静安丙泊酚注射液以79元的价格售出。对此该院副院长陈斌表示,医院使用的丙泊酚注射液有两种,一种价格40元,适用于16岁以下人群,一种为79元,适用于16岁以上的人群。是不是真的存在将两种药品混淆,从而多收患者费用的问题,还要等待医院调查核实。
此外,阿健还透露,一瓶还未耗尽,医院却收取了超过两瓶的费用,但是由于病人被麻醉时意识未清醒,因此往往被多收了费用而不自知。以吸入麻醉剂七氟醚为例,每台麻醉机上的七氟醚专用麻醉挥发瓶容量为100m l.通常病人吸入1小时会按照七氟醚10m l来收费。然而,在科室主任的指示下,医院若使用1L/m in的氧流量给病人供氧,就要按吸入1小时七氟醚收费15m l来计算,这就导致有时候这个挥发瓶七氟醚还没有用完,但使用这台麻醉机的多个全麻病人七氟醚收费总量往往已达200-300m l.因此,麻醉科每个月的药品收费与消耗情况严重不成比例,药品的收费远大于品的实际消耗。对此院方回应,医院早已不再以药养医,目前此事还需要调查,确定真假。
深圳社保局医保处负责这个的人说,目前正在彻查此事,社保局已经调用了医院的药品数据库进行比对,看是不是真的存在举报人所说的“以低价药冒充高价药”、“少用多收”等骗保行为。近日将向社会公众公布调查结果。
内鬼,内鬼最可怕。在当今社会想搞倒搞臭一个人格外的简单,比如啥地方的快过期的抗生素的使用,再比如***擦皮鞋,整个社会已经被舆论给绑架了。
这有啥稀奇,外科用不完的耗材不都消毒再卖给下一个病人嘛,心内科心导管也是的啊,还真当一回事呢,这些破事早该想办法解决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