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余子是指山药地下部构成块茎的一同,其地上部叶腋间着生的一种地上反常块茎,是侧枝的变形, 也叫气生块茎或株芽, 俗称山药豆,可作山药种薯繁种资料。
山药栽培一般都会选用块茎切段, 或零余子繁种所得种薯进行栽培, 常常运用切段块茎会形成种类退化,使产值下降,抗病力削弱,影响山药商品性。 运用零余子繁育的原种栽培的山药品相俱佳,病害少产值高。从外地购买种薯质量不行控、价格较高,所以开展本地零余子繁种是有用进步山药质量、下降栽培本钱的最优挑选。
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度地带, 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, 四季清楚, 温差较大, 年均匀气温 7.9~11.3 ℃ , 均匀降水量 400 mm ,无霜期 150 天左右,日照时数2 593.5~2 914.2 小时, 气候特征状况可满意山药零余子繁种正常成长发育的需求。
榆林市引入山药零余子繁种技能获得实验成功,在榆林市北部六县区打开推行,繁种面积500 亩, 均匀亩产种薯 3 415 kg , 1 亩种薯可满意 5 亩以上山药栽培用种量。
2.1 选地榆林零余子繁种应挑选地形高、排水好、无盐碱和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块,沙土、黄土、沙壤土或壤土均可,沙壤土和黄土最佳,酸碱度中性。前茬作物以禾谷类和豆类为好,不宜与块根和块茎类作物轮作,一般重茬 1~2 年,别超越 3 年。
2.2 整地秋季前茬作物收成后或早春深耕灭茬,选用翻转犁耕翻,深翻 30 cm ,耕后及时耙耱。 翻地之前,亩施腐熟有机肥 2~3 m 3 、氮磷钾复合肥( N-P 2 O 5 -K 2 O12-19-16 ) 50 kg 、磷酸二铵20 kg ,辛硫磷颗粒 2.5 kg/ 亩(有用成分 3% )撒入栽培区防治蝼蛄、蛴螬、地老虎等地下害虫。
2.3 选种主张从山药主产区山东、 江苏、河南等地,外调零余子到本地繁种。耕种前严厉挑选,以外形规矩、表皮褐色、粒大粗大健壮丰满、肉色皎白、毛孔稀少的零余子为佳,萎缩、毛孔外凸、破皮、有病斑、被虫食过的除掉。 耕种前 20~30天,暴晒 5~7 天,用 200 mg/L 的赤霉素溶液喷施,放入经过暴晒的湿润细沙,用塑料膜盖住保湿保温,催芽 10~15 天。 当 80% 以上的零余子露白时,即可耕种。
2.4 栽培可起垄栽培也可平畦栽培。 4 月初,地温度稳定在 10 ℃ 时, 人工或机械南北向起垄,垄面高 15~20 cm ,宽 60 cm 。 于垄面单颗穴播,深 5 cm ,株距 10 cm ,行距 15 cm ,定植密度31 374 颗 / 亩。
平畦栽培南北向划线 cm ,人工或机械沿线开浅沟单颗耕种,耕种后覆土厚度 5 cm 左右,定植密度 33 335 颗 / 亩。栽培完结后,将滴灌带平铺于垄上,每隔一段距离压土,避免被风吹落,滴灌带设备的安置应满意 SL207 — 98 要求。
2.5.1 搭架栽培完毕后,平畦栽培用竹竿(直径 1 cm 左右,长 1 m 左右)搭架,每隔 30 cm 插1 根竹竿,排成“一”字形支架。 起垄栽培用 1~1.5 m 长的细竹竿搭“人”字形架, 2 行竹竿别离向内侧歪斜穿插绑在一同固定, 竹竿距离50 cm ,穿插点距地上 80~90 cm 。茎蔓 10~15 cm 时及时引蔓上架, 避免茎蔓触地灼伤。
2.5.2 灌溉与追肥出苗前,第 1 次水要浇透,随后视旱情而定,以轻灌为主,坚持土壤湿润,并依据降雨状况,不旱不灌。 6 月中旬,出苗 5 cm时追施尿素 1 次,每亩 10 kg 。 7 月初至 9 月底,在地下块茎成长膨大期, 运用水肥一体化技能灌溉和追肥,每隔 15 天施硝酸钾 1 次,上肥 4~5 次,每亩总量 35 kg 。 8 月份按照长势,苗弱的喷施 0.2%~0.5% 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,每隔 10 天 1 次,接连喷施 2~3 次。
2.5.3 中耕除草小面积栽培可采纳人工除草,尽量浅耕或少耕,不能损害块茎和根系。 规划栽培以除草剂为主,人工除草为辅。出苗前运用 90% 乙草胺关闭,中后期杂草少可人工拔除,杂草多运用灭草松或甲禾灵杀除。
2.5.4 病虫防治榆林繁种时间短, 栽培培育面积小,加之气候枯燥,病虫害较少,以防备为主。出苗后用 50% 辛硫磷 0.4 kg 对水 2 kg 喷洒在100 kg 切好的草料上,制成毒饵诱杀小地老虎。种薯成长中晚期喷施 3 次 80% 代森锰锌 1 000倍液,避免炭疽病、斑枯病等病害。
高温高湿条件下、 田间积水时易产生根腐病,首要损害地下块茎,块茎被侵染后首先呈现水渍状小斑驳或黄褐色坏死, 逐步开展成深褐色病斑,高温多雨时节病害开展迅速,块茎内部腐朽。 有时病部外表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,发病植株叶色不正,叶脉邻近褪绿或叶缘坏死,带菌块茎储藏容易腐朽。
防治办法: ① 旱季前及旱季,用 90% 疫霜灵 600 倍或 58% 甲霜灵·锰锌 600~800 倍液对茎蔓基部喷药防备; ② 病害产生初期,用65%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洒或灌根,也可用 2.5% 适乐时悬浮剂 1 500 倍液灌根。疫病、 根腐病混合产生的地块, 以上药剂轮换运用。
2.6 采收一般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采收。地上部茎叶发黄老化, 块茎膨大充分后为最佳采收期。榆林区域山药种薯露地栽培不行越冬,在气温降至 0 ℃ 之前, 采挖种薯并及时入库保存,储藏适温 4~8 ℃ 。
经过田间,结合秋收考种发现,株距 10 cm的, 亩产值较低; 株距 5 cm 的, 亩产值和商品率较高,无病害呈现。出产中宜适度进步繁种密度。
由表 2 可知, 和玉米套种的种薯产值低于搭架的产值, 可能是因为零余子出苗后进入主茎快速成长期,玉米茎干成长较慢,山药苗攀援困难,影响产值。 间作玉米不能替代传统架杆。
由表 3 可知, 播期对山药种苗成长和产值有必定影响。出产中,当令耕种既可削减病害产生又可确保产值。 榆林区域耕种期可在每年 4月末 5 月初霜冻灾祸曩昔后耕种。 5 月 1 日耕种的大薯率比后期耕种的都高, 主张在 5 月上旬之前耕种完结。
由表 4 可知,覆膜山药出苗早,出苗率高,规整度好,苗壮,穴播 2 粒的产值和大薯率均高于 3 粒的。 穴播产出种薯特色:扎根深,山药嘴长,单株产值均 100 g 以上。 可依据相关出产实践选用相应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