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8日晚6点左右,家住市区福莱花苑的刘毓梅女士致电本报反映:当日下午5点,她在向阳农贸市场花了30元钱买了2斤爬虾,小贩使用的是杆秤,她看秤高高的,付钱后也没再到别处过一下。回到家后,用标准秤一称,足足差4两,折价6块钱。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,自开海以来,像刘女士这样对海鲜贩子短斤缺两的投诉接连不断。此外,对水果、废品收购商贩耍秤杆的投诉也居高不下。
市工商局芝罘分局有关负责的人介绍,为了打造诚信市场,不久前,执法人员开展了打击黑心秤专项活动,突击检查了环海路水产品批发商业市场、文化宫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,共查获80余杆黑心秤。其中,杆秤和台秤占绝大多数,主体问题是基数不准。具体表现为,零点纽与最大称量纽不固定,秤盘或秤砣上加吸铁石、铁丝、垫圈、钉子、钩子等物,一秤两砣(托盘),有人检查用标准的,无人检查用失准的。查处的电子秤问题,除了计量不准确外,有的商贩用烟头故意把电子秤显示屏烫得黑乎乎的,使得屏幕上的数字模糊不清,以此蒙骗消费者。
“黑心秤”为何屡禁不绝?执法人员表示,一些商贩诚信缺失及计量法制观念的淡薄是根本原因。对海鲜、水果、废品收购市场而言,耍秤杆与不耍秤杆收益相差很大。有的海鲜商贩仅靠耍秤杆一年也能赚上万八千,而被查获罚款也很少。在利润的驱动下,黑心秤自然受那些大胆摊贩的青睐。
其次,不少小规模的计量器具生产厂商,为了牟利,故意迎合不法商贩的阴暗心理,以低廉的成本和投入生产大量不合格产品,然后与正规生产厂家进行竞价倾销。如一台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电子秤市价在千元以上,而小作坊生产的仅有一半,价格实惠公道而且暗藏机关,吸引了一些利欲熏心的摊贩争相购买。
执法人员还强调,有些短斤缺两的行径,猫腻并不在秤上,而在摊贩的操作手法上,这也是当前消费者最难防范的。以杆秤为例,有些耍秤杆老手,在秤重时,把秤毫挽得很短,用手掌一侧压活动刀卡或秤杆,秤尾自然往上翘。或者把秤杆往上送,秤没稳就收住,表面称得很高,实际上短了秤。
据了解,市区农贸市场约30处,设有经营摊位近5000个。黑心秤特别大程度破坏了市场秩序,影响港城经济健康发展。如何有效打击和杜绝黑心秤,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和社会问题。
对此,市工商局芝罘分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要从根本上降低和减少黑心秤的数量,关键还要呼吁广大摊贩诚信经营,莫为了蝇头小利丢了信誉和市场。其次,工商、质监等有关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,将治理黑心秤问题作为市场监管工作的长期任务。
另外,提醒广大市民,到市场买东西,当对摊贩的秤重表示怀疑时,可检查秤是否有经质监部门检定的合格证,或者现场到工商部门设置的公平秤复秤检查,一旦遇到黑心秤,请及时向市场工商所举报。(本报记者 丛晓波)
胶东头条客户端简介:提供烟台新闻、国内国际报道、便民信息、网上民声等服务。
烟台公交客户端简介: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,到点准时来接你,等车不再干着急。